首页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继续操作!
用户登录
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账号:
立即注册
密码:
忘记密码
自动登入:
>>
易理讲堂
>>
医易同源
传统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引起了传统中医界的重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时医学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态度和主张;一些人对传统中医一概加以鄙视,认为不科学,极力主张取缔;一些人拒绝接受新事物,认为西方医学全部不适合中国人;有一些受过西方思想的人,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迫切探索发展中国医学之路,试图把西医学术加以汇通。当然根据当时历史背景和医家们本身条件限制,其汇通中西医的活动,未能取得明显的成就。 中医药学在中国历史悠久,自1982年国家《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之后,1991年我国又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2020-02-23
|
松树林
1803
0
|
查看全文
手相算命:看指甲的记号,了解身体健康状态
指甲就像身体的显微镜,身体健康不健康,常常就会在指甲上留下“记号”。 健康的指甲,红润、坚韧而呈现弧形,平滑而有光泽,指甲根部的甲半月呈灰白色。根据指甲颜色、形态的变化,可透露许多疾病的征兆。以形状而言,指甲中央膨出,指端末梢膨大如鼓槌,称为杵状甲,是心血管疾病、肺气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剥离等疾病的标志。 指甲中央向下凹陷呈汤匙状的指甲,通常有缺铁性贫血,或是有甲状腺异常等疾病。至于指甲下弯如钩而指甲背弓起的人,心脏功能多半不太好,应到心脏科检查。指甲扁平,表示消化系统的功能较差,易患消化不良或慢性胃炎。 指甲颜色的改变也反映身体健康。指甲中间出现一条黑线,很多人会以为是外伤或是细菌感染;其实有可能是黑色素瘤,不能轻忽。若发现此黑线有加深、往外晕开的情形,赶快找皮肤科医师检查。 对中医而言,指甲为“爪甲”,和“肝血”的健康有关,如果肝血的丰润度够,指甲就会平滑、健康;反之,指甲会有斑点、绉摺、波浪或是变形、变色的现象。这里所讲的肝血跟西医里的“肝”不同,是指气血的循环,循环不佳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当指甲严重变薄而脆,甚至会痛时,常是气血不足,或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有些先天不足或中医所谓肾气不足的人,指甲也会较软,而且合并有耳鸣、腰痛、记忆力减退、掉发等情形。指甲严重变厚、枯萎无泽而脆弱,常见于老年人、甲癣、类风湿、骨质疏松及营养不良者。 当然,指甲的质地非一成不变,指甲会随着身体气血循环及个性体质的改变而产生变化。
2020-02-22
|
蒙了蒙了
826
0
|
查看全文
2020庚子岁运气养生要点
2020年1月20日为大寒节气,从五运六气学说的角度来说,大寒节气已经进入了庚子年的岁运和岁气运行周期。 五运六气学说,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生动诠释了天地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规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养生上践行“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以达 “养之和之”“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2020年1月20日为大寒节气,从五运六气学说的角度来说,大寒节气已经进入了庚子年的岁运和岁气运行周期。鉴于大寒节气是运气学说中气运交接的节点,现对2020庚子岁运气特点、发病情况略作分析,并给出近阶段的养生建议,供大家参考: 庚子岁的运气分析 回顾过去的2019己亥岁末,受少阳相火在泉影响,呈现暖冬趋势,气候、物候、证候特点与《黄帝内经》中己亥岁“终之气”(小雪至大寒)描述的情况吻合,“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冬天不冷,很多地方出现植物抽芽、开花,冬行春令,天地自然之象与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相通相应,临床多见上火、失眠、口苦、头晕等少阳证。此外,因为客气为少阳相火,火克金,容易出现肺系疾病,但很多普通感冒,虽然很快症情缓解,但是会出现较频繁、持久的咳嗽,用小柴胡汤加减法取效较佳。 2020庚子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中见太商金运,属于运气同化中“同天符”,同时气克运,为“天刑年”,全年气候变化波动比较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倒春寒”值得关注 庚子岁初之气(1月20日~3月20日),主位少角木,客气太阳水,中见金运,风寒燥三气杂合,可出现“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的状况,甚至二之气(3月20日~5月20日),也会“寒气时至”。民谚有“大寒不寒,人马不安”,结合己亥岁的暖冬,运气胜复自我调稳机制,庚子岁初倒春寒几率大,会出现“关节禁固,腰痛”等,平素阳虚、偏寒体质、腰腿有旧疾和风湿、类风湿患者以及心脑血管患者特别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局部散发传染病需注意 《黄帝内经》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2019年“冬行春令”,阳气失藏,有造成2020庚子岁出现疫病发生的客观因素存在,且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为主,可局出现部流感、病毒性肺炎、痢疾等。平素体虚者应做好防护,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注意肺系疾病发病 庚属金,在藏为肺,在窍为鼻,在体为皮毛,在病为咳,加上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容易出现“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疡……”注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病以及一些出血性疾病的发生。针对这些症状,可以用乌梅30克、仙鹤草30克、地骨皮10克、防风5克,煎水代茶饮。 ◆夏季尤注意心脑血管病 三之气(5月20日~7月22日),主位太徴火,客气少阴火,中见金运,二火胜运,会出现“大火行”,天气炎热,同时“寒气时至”,容易出现“民病气厥心痛”,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庚子岁养生注意事项 ◆顺应阳生吹卯时风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对人体而言,最佳的睡觉时间应该是晚上22点前后,保证6~8小时睡眠,大寒过后春天的气息已然嗅到,阳气开始萌动生发,这时大家应该早起了。晴朗的早晨,吹吹卯时风(5~7点),如《朱子家训》所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做好开窗通风、换气。 当然,此阶段早晚温差大,不时还有寒流侵袭,而且多风邪,需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体弱的老人和小孩要多加注意。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适度的运动锻炼可增强抵抗力,但是不建议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推荐做有氧运动,可以选择散步、快慢走交替、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等等,平时工作间隙多伸伸懒腰、做踮脚。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可大汗淋漓。注意避风,勿被凉风吹。 ◆调节情志以顺春气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注意保持情志愉悦,保持“恬淡虚无”的好心态,避免过度的情志偏激,以保持体内气血条达,尽可能做到不大怒、遇事不慌张、不生闷气、不生怨气。特别是今年为庚子年,从五运六气来说属于金运太过之年,金乘木,肝木受郁,更加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平素易有情绪抑郁者尽可能不要独处,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动静结合,以达到心身康泰。亦或约上三五好友聚聚会,聊聊天,以减轻孤独与寂寞感。天气晴朗时多晒晒太阳,对稳定情绪也很有帮助;还可以多听听旋律优美的音乐,清代医家吴尚先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佩挂运气防感香囊 我国自古民间就有佩戴香囊的风俗和习惯。此阶段流感、水痘、肺炎等等疾病易发。佩戴防感香囊可以调节气机、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推荐一款自制香囊:药取,艾叶10克、油松节10克、丁香5克、白芷10克、薄荷6克、石菖蒲10克、川芎15克,药料研粗末,装入小布袋,佩挂在脖子上或挂在家庭房间、卧室门上。 ◆食疗芫荽葱白防寒 配方:连根香菜3~5棵,连根葱白5~7根,白萝卜100克(切薄片),生姜3片(约10克),制法:将香菜、葱白、萝卜、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分钟,也可稍加1~2匙老红糖共煮,滤出汤液,趁热喝下,盖被休息,寒出而解。此汤成人、儿童均适合。香菜,学名芫荽,温,辛,归肺、脾经,有发表、健胃的功效。香菜根还能够发汗退热。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可发汗解表,通阳,祛痰。白萝卜,味辛、甘,性平,归脾、胃经,有消积滞、化痰清热,抗病毒等功效。不慎感受风寒后可服此。 ◆运气处方防流感 处方:紫苏5克、淡豆豉3克、炒枳壳5克、炒厚朴5克、制半夏5克、陈皮5克、生甘草5克、生姜3片。 此方根据清代学者王勋《慈航集三元普济方》所定庚子春日外感方,可作为预防普通感冒、流感,保健用药,每日1剂,水煎服,每周2~3次。(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2020-02-22
|
通用大师
1074
0
|
查看全文
药物减肥需慎重 减肥药治不了“脑子”的病
当今减肥是一种流行时尚,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如保健品、保健茶、中药、西药等等,对于青壮年是一种吸引,尤其是爱瘦身者,不管什么原因肥胖的,都要减肥。 正确减肥原则:1、减肥不节食、不厌食;2、减肥不腹泻;3、减肥不伤身;4、减肥不乏力。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因为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已上市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销毁。此次被责令退市召回的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药品有曲美、澳曲轻、可秀、赛斯美、曲婷、浦秀、亭立、奥丽那、曲景、新芬美琳、希青、申之花、衡韵、苗乐、诺美亭等15个品牌的同类产品。 有关减肥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减肥者你知道吗? 一、引起脂性腹泻 患者服用减肥药后总是感觉肚子里不舒服,又胀又疼,老想上厕所,一天大便两三次,且大便里还有一层油。有的患者出现油屁、胃胀气、急便及排便失禁,有的伴有搔痒、荨麻疹等。 【用药指导】减肥药罗氏鲜常引起上述症状。这种药是肠胃道脂肪分解酵素的抑制剂,能降低小肠对脂肪的吸收约30%,长期使用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维生素缺乏,并引起皮肤干燥。因此服用三个月后必需配服维生素,建议每天晚上睡前补充一颗多种维生素丸。这种药物作为减肥药物是否绝对安全正在评估,建议18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哺乳期的女性不要轻易服用。 二、引起兴奋 胖人一般都爱瞌睡,但服用减肥药后出现特别兴奋症状,不但白天不瞌睡,晚上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初期感觉精神很好,长此以往,必将引起精神失常症状。 【用药指导】减肥药安非他明常引起上述症状。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患者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妄想、产生幻觉、睡眠出现障碍等症状。而且安非他明还容易上瘾,一旦上瘾,戒断的过程非常痛苦,甚至可能出现焦虑、沮丧、疲倦、嗜睡、暴饮暴食等症状。因此,含有这种药物成分的减肥药绝对不能轻易服用。 三、引起食欲减退、头晕目眩 服用减肥药后胃口变得很差,吃不下东西,体重虽有所下降,但常感觉目眩、头痛、嗜睡,甚至有些心悸。 【用药指导】减肥药中有一种食欲抑制剂叫芬氟拉明,常服含这种成分的减肥药不但抑制食欲,还会造成心脏瓣膜损伤及肺性高血压等问题。该药为处方药,但有小药店仍在违法销售。该药连续服药时间不应超过6个月,否则易发生耐药性及依赖心理。其他不良反应还有非腹泻性大便次数增多、轻度腹痛、头晕、乏力、口干等,但一般均能耐受,持续用药可逐渐消除。尚可有嗜睡,抑郁及夜尿增多。精神抑郁症、癫痫病人及孕妇忌用。严重心律失常、高空作业者及驾驶员慎用。 四、引起口干舌燥、心跳加速 服用减肥药后每天都觉得口干得很,喝水很多,甚至出现嘴唇干裂,还会出现头痛、睡不着觉、心跳加快症状。 【用药指导】上述症状是减肥药西布曲明常见不良反应。该药物抑制神经传导物质的再吸收进而达到抑制食欲的效果。近年发现该药还可能使人的记忆力受损。还有数据证明这种成分还会引起其他脑血管问题,表现为意识模糊、头晕和视觉异常等。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减肥治疗的风险大于效益。因此,该药最近被包括我国及美国、欧洲等国家禁用。 五、引起贪睡、多尿 服用减肥药后变得非常贪睡,一天到晚睡不醒,而且嘴唇总是千千的,并且多尿,浑身无力。 【用药指导】在减肥药中,可能含有另外一种常见的食欲抑制剂PPA(苯丙醇胺)。这种成分在感冒药行业已经是“臭名昭著”,在减肥药中,也有很多国家禁用。服用含PPA的药品制剂后易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还有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失眠等症状,这表明这类药品制剂存在不安全问题。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召回了所有含PPA的感冒药及其他药品制剂。 六、引起失眠、心悸 服用减肥药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失眠,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觉得眩晕,甚至感觉心悸、难受。 【用药指导】服用含有麻黄素的减肥药,能加强身体热量消耗及脂肪分解。但国外的一些研究报告评估指出,麻黄素的潜在危险性高于减重的治疗效果。失眠和心悸是其典型症状,有时伴有发热、出汗、口渴、焦虑、头痛等毒副作用。有关该类产品副作用的报告使许多人相信,尽管麻黄素是从天然草药中提取而来,但它绝不是安全、有益身体健康的药物。与咖啡因一起服用时副作用会更明显。长期服用了含有麻黄素的减肥药物还可引起突发心脏病,这种药物在加速心脏跳动的同时,也大大加重心脏负担,甚至引起死亡。 七、引起吐泻,甚至虚脱 服用减肥药后出现肚痛难忍,腹泻不止,像是食物中毒吃坏了肚子的感觉,甚至虚弱无力,出现脱水。 【用药指导】减肥药中,多含有泻剂。泻剂本不属于减肥药物,但是因为泻剂可以减少食物停留在肠胃道中的时间及被吸收的几率,故常常被误用或滥用做减肥药物。泻剂如果不能正确使用,也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以番泻叶为例,很多人认为它是纯天然的草药,用于减肥或者治疗便秘完全没有副作用,其实这是一种大错特错的观点。番泻叶服用不当,轻者可能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重者甚至可能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失调,甚至还有人因为服用番泻叶而上瘾,导致停用后不仅便秘更为严重,还会出现心烦失眠,焦虑不安,全身不适等症状。 八、引起肚子胀、肚子痛 服用减肥药之后,感觉肠胃总是胀得鼓鼓的,并有肚子痛。 【用药指导】减肥药中含有醣禄锭时可引起腹胀腹痛。醣禄锭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服药者血液中肝脏酵素会升高,有人在服用醣禄锭期间,因为肝炎而死亡,虽然目前尚未证实醣禄锭与肝炎之间的相关性,但最好还是不要掉以轻心。 九、引起低血压 服用减肥药之后,自主感觉尿多,随后觉得自己身体很虚弱,甚至有时觉得眩晕,测量可发现低血压。 【用药指导】减肥药中可能含有利尿剂。利尿剂一般用于利尿及降血压,身体中的尿液大量排出,自然能让体重暂时性下降,因此利尿剂也经常会被添加在减肥药或茶之中。但利尿剂,顾名思义,减的是身体的水分,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肥。从长远看,这种减肥不但无效,反而可引起不良反应,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钠及恶心、呕吐、腹泻、口干、疲乏、心律不齐等副反应。 温馨提醒 减肥没有灵丹妙药。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没有发现一种能有效减肥又对机体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药物。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减肥保健药或食品有一部分成分不明,作用机制不清,没有经过正规的临床试验,减肥效果不可信。有的甚至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违禁的药物成分。如甲状腺素,这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药物。正常人服用后,除体重减轻外,会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症状,如心悸、多汗、脉搏增快、失眠、呕吐、腹泻、发热等。 减肥的关键是饮食结构科学合理,注意体力活动,也就是少吃多动,减肥药只能起一些辅助作用。
2020-02-22
|
揽月
714
0
|
查看全文
人和五行
五行用现代观点来说就是各种物质都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原子只要不是在绝对零度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和物质的组成成份和温度有直接关系. 振动和暗物质和暗能量有直接相关的联系也就是说每种物质粒子都有着不同波长的暗物质暗能量的互动关系,这种由粒子振动和暗物质暗能量结合的波长不同在望气观察下分为五种颜色(不只有可见光才能看到物品,现代以经有不少方式代替可见光观察物品比如红外线等,以气这种比光子更小的媒界来代替可见光通过松果体来视物来看到物体的能量场颜色也就可以理解了),以这种能波长产生的颜色进行的物质分类就是五行. 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这五中物质还会相互转换,还发现它们有的会有利于物物质间的转换有的则是克制物质间的转换于是有了五行的生和克,生和克也是最早的阴阳思想的产生. 人身体的物质组成是由基因决定的,也就是人的先天.决定了身体在正常体温下的物质组成也就决定了人身体的粒子的波动这种波动也就决定了人的气场的组成形式和内容.这种气场覆盖在全身各处的每一个细胞,也就是说人的气场能感应到每一个细胞的物质组成是不是和基因指导构造的相同,如果不同则调运相应的物质来进行补充. 而粒子的 因身体功能的需要每个细胞都分出一部分气来给身体来统一调运,其中一部分和血液结合称为营流在血管中,还有一部分由纯的暗物质暗能量组成以气场形式存在和血液中的营相伴运行称之为卫.卫的感知能力要高于营所以卫能够感知那里的细胞更需要营养通过改变人体细胞波动来指挥一些微小的神经肌肉关闭或打开微小血管来决定血液流向靶细胞.当然了这种以波动形式来感知身体物质的方式也是有缺点的一些和人体相似的物质比如人体代谢的废物和细胞衰老后分解的物质就比较难以被发现排除,这样情况就要从食物中摄一些物质和身体中的物质发生生克反应,而活性的细胞是有能力进行还原反应的,而体内垃圾则没有还原的能力这样体内垃圾就会被发现排除,中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打通经络排出人体产生的有害物质,所以中药讲的是入经.
2020-02-21
|
天兵虾将
987
0
|
查看全文
中医的衰落是缺少动力
中医是个安逸的职业,其它职业硕士技师只要六年无进境,它的业务水平和普通的技术工人相当.中医则是年纪越大越值钱. 在这种体制下发展动力缺少就是必然的只要混年头就会有成就,就没多少人有发展中医整体水平的动力了.导致中医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其对基础理论的误解和曲解有极大关系,一个中医人可以将书上的阴阳五行倒背如流可没有一个中医真的懂了其中的含意.经络这个词整天挂在中医人的嘴上可他们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的找到经络(比如中医说的得气我随手就能找到经常让人麻的如同上刑一样). 中医人对于阴阳五行以及经络就象一个盲人在摸一幅画摸的时间长了可以感觉到有些地方由于颜色不同而在画上有些温度不同当然是摸的年头长了经验也就多了.而对于明目人不用摸就知道这画上画的什么,由那些颜色构成.没有望气方法中医在阴阳五行,经络方面就是一个盲人.就是再给中医人一千年中医人还是找不到经络,也理解不了阴阳.一个行业的理论就是用来指导的,学了后用来举一反三的,会让一个行业天天进步今天先进的明天也许就落后了没人用了. 再看中医两千年的理论(这个理论也没被正确理解)一千年前的秘方.中医人引以自傲的秘方秘术恰恰说明中医的停步不前几百上千年没有进步.中医的气不过是现代前沿科技的暗物质,它只是前沿科学不是超科学.中医的气血指的就是做为暗物质的气推动微循环中的血液来保证血液中营养进入细胞的最后一公里,使人体的细胞组织能均衡得到充足营养,剩下的身体自行完成它的所有潜能.暗物质做为这个宇宙的最大推手当然也是人类物质平衡的最大推手,所以气也就是暗物质做为人的生命能量场来保证人的健康也是合理的.
2020-02-21
|
松树林
836
0
|
查看全文
最小化
全选
选中
0
篇:
关闭
删除
|
移动
|
锁定
|
解除封锁
置顶
精华
高亮
选中
1
篇:
关闭
置顶
解除
本版置顶
公告置顶
分区置顶
全局置顶
有效期
^
精华
解除
精华
有效期
^
提升
高亮
解除
高亮
#000
#EE1B2E
#EE5023
#996600
#3C9D40
#2897C5
#2B65B7
#8F2A90
#EC1282
B
I
U
有效期
^
操作原因:
广告/SPAM
恶意灌水
违规内容
文不对题
重复发帖
我很赞同
精品文章
原创内容
通知作者
确定
关闭
删除主题
操作原因
确定
关注:
(3)
文章数:
(7148)
+
关注本站
订阅号:
106
导航
天机APP下载中心
◄ 上一页
1
2
3
...
19
20
21
Go
天机纳甲六爻排盘
iPhone 版下载
Android 版下载
天机四柱八字排盘
iPhone 版下载
Android 版下载
版权所有: 天机易学院
天机APP下载中心
x
好群APP下载
方式一:手机直接安装
请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http://app.howqun.com
方式二:下载到电脑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