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胠箧,在宥篇
这几篇都是优美的哲理散文,与内篇以及部分杂篇比较,难度不算大。尤其是马蹄篇,如同秋水,乃是庄子散文之代表作,很多文学作品选有所收录。
本篇主旨是:庄子认为任用刑法,建立礼仪制度,此乃治天下之过失,都是背离“人性”的,如同对马进行烧剔刻烙,有违马之天性之残剥性命。
这一篇可以说是庄子的政治主张,而西汉之初的尊黄老政治的积极作用,也可以看出道家政治思想在某些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
本篇不但有可用的人名也有商品名。
我善治木
是"谭木匠"的著名宣传语,实则出自庄子《马蹄》,其宗旨是,用心去做一件小事,穿越平淡与枯燥,这种执着,用一个在今天热度飙升的词汇来概括——那便是“匠人精神”。
当然此“我善治木”与庄子外篇《马蹄》的“我善治木”意思有本质不同,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庄子的理想境界不是规矩方圆的“匠人精神”,而是超脱其外的,大巧若拙了。
织而衣
这是从庄子一书中,发掘出的服饰类商品名,有点仿效“我善治木”的意思。出自: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织而衣,人之本性,庄老哲学都主张徇其本性,反对用礼仪道德礼法制度,禁锢人性。
不党 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儒家《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一句与,庄子一而不党,内涵不同。君子群而不党,意思就是君子,合群而不结党营私,朋比为奸。由此来形容君子的品行之高洁。而庄子之不党,是浑然纯一,而无偏私。论语更注重君子之行为,而庄子则更注重精神内在之纯一,不偏不党。然而同一词汇的不同解读也给名字带来了内涵之丰富性,更值得玩味。
天放
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放任自然之乐。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疏野》:“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则将庄子之境界挪用到文艺鉴赏之中。鉴赏自然是乐趣,如此则与庄子甚为合辙。
而熙
夫赫胥氏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这个词是说,上古之时,民风淳朴,熙然而乐的状态。
而游
夫赫胥氏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这个词是说,上古之时,民风淳朴,熙然而乐,逍遥自在的状态。
胠箧
“胠箧”的意思是打开箱子。
这一篇有很多名句,那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盗亦有道。等等,此篇也常为各种文学作品选所收录。
本篇也是阐述了,庄子的政治哲学。认为应绝圣弃智,以免为大盗所乘。与《马蹄》篇相比较,本篇对政治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发出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千古名言,则似乎对历代政权更迭,做了绝妙的概括。然而由于庄子的局限性,其对政治制度:“至德之世”与“三代以下”的治乱的批判不过是缅怀一种类似原始社会的形态而已。
含聪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含知
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
玄同
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安其居
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在宥
这几篇中唯一一篇,题目与主旨有关联的文章,也如同前几篇,本篇也是讲庄子政治哲学的,本篇与老子之:“无为而无不为”有异曲同工之妙处。
即反对任何人为的法规礼仪制度治理国家,如果必不得已,也应采取在之宥之的无为态度。
本篇也是庄子名篇。
无撄
出自:“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意思是,不要扰乱心灵的平和。
扶摇
庄子中多见,如《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两处扶摇之意思却不同,后者为,风由下向上升腾,喻仕途得志,前者是木名,即神木,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扶摇,神木也,生东海。”或者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名,传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